数字技术为文化遗产延长生命

2018年2月 9日

上海纽约大学互动媒体艺术助理教授陈无畏,是文化遗产数字保护工作的积极倡导者与研究者,他目前研究的重点在中国石窟寺的数字保护,以及物质文化遗产(织物、纸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方言、手工艺、表演)保护。《上海日报》近日就文化遗产保护的话题专访了陈无畏教授。在此,陈教授讲解了如何利用当前的数字科技保存文物,以及怎样加深人们对文化遗产的理解认知。


数字遗产研究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文化遗产面临着来自自然活动(破损、退化、龟裂、缺陷、地层移动、火灾、虫害、洪水、再沉积、溶解等)和人类活动(盗窃、破坏、恐袭等)的巨大挑战。数字存档或监测,已成为延长遗产遗址生命周期的预防性保护力量。同时, 数字技术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叙述,重新激活了文物所传承的古代智慧。

虚拟现实视图 | 犍陀罗佛像数字归档  Body As Echoes 来自Vimeo

 

研究人员目前会用哪些数字技术手段保护文化遗产?

研究人员会利用包括遥感在内的高科技光学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GIS)、激光扫描、摄影测量、无人机等技术手段,无损访问、分析、记录并保存文化遗产。

对一些位置偏远的寺院来说,研究人员也会用低科技手段,对例如藏传佛教绘画唐卡等文物进行初步的数字化记录与保护。 无人机在受损遗址现场拍的素材,有助于重建全方位的空间信息,用于日后的遗产救援和保护工作。



数字化保持文化遗址的有哪些范例,它们怎样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保护古迹?

人类活动是损害遗产和遗址可持续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期,一些大学和跨国研究团队前往阿富汗中部巴米扬和伊拉克北部摩苏尔的遗址进行考察,采集、记录和数字化重建两处遗址及遗址文物。他们将众包拍摄的遗址照片进行视觉化,并转化为3D模型。


请介绍一下这学期你为互动媒体艺术专业学生讲授的“数字雕塑”课。

这门课上,我会讲授数字雕刻和混合形状动画的技术,加强学生在数字角色创作与面部表情方面的能力。数字雕塑技术也可以用于数字文物保护,例如在扫描、测量或无人机拍摄后,对文物原始数据进行去噪、增强与提炼。


对大四学生或研究生来说,他们可以学习以3D形式对物质文化遗产进行视觉化处理,激发关于技术与哲学之间关系的探讨。我们也会和其他部门展开跨学科课题的合作,探索将面部识别技术及激光探测与测量( LiDAR)技术应用于文化遗址保护。


--

 

前往www.bodyasechoes.com,了解陈无畏教授的数字保护项目;或阅读他的研究论文“Body As Echoes: Cyber Archiving of Dazu Rock Carvings”。

延伸阅读:“畅想文化遗产的数字化未来“(上海日报)
                    三维可视化如何用于文化遗产保护?也许以后看上海博物馆“宝藏”不用再排队了(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