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的风吹过少年的脸 | 上海纽约大学第二届城市流动儿童夏令营侧记

Banner1

七月的傍晚,前滩校园一片静谧,海泰楼的小礼堂却热闹非凡。舞台上,一群来自上海纽约大学的学生辅导员挥舞着手腕上的星星灯,伴着尤克里里的旋律,为台下四十几名少年营员,唱着他们“新鲜出炉”的原创歌曲——

“……其实情绪就像彩虹,不确定何时会出现,愿你拥有七彩心情,拥抱所有不同情绪……”

观众席里,有人跟唱,有人搞怪,有人眼泛泪光。受邀来到结营仪式的家长们举着手机,手电筒的灯光随节奏摇摆,与星星灯相互辉映。在欢笑、掌声和快门声中,上海纽约大学“朝颜少年成长计划”(NYU Shanghai College and Career Lab)落下帷幕。

 

CCL合照

上纽大“朝颜少年成长计划”结营典礼合照

这是上纽大社区参与式学习(CEL)办公室第二次举办相同主题的夏令营,面向的群体跟2021年的首届一样——外地来沪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后称“流动儿童”),活动全程免费。

今年除了继续与为流动儿童提供长期服务的太阳花社区儿童服务中心合作外,还与专为来沪务工人员和农民工群体服务的新市民生活馆(浦东新区三林镇)联动,共有42名五到七年级的孩子加入,他们的原籍省份包括广东、安徽、福建等。

活动设计上,今年保留了教育戏剧、“真人图书馆”、畅游迪士尼等环节,增加了自然导赏和城市行走等户外活动,首次尝试提供平行内容,让孩子们有更多选择自由。

 

点击观看夏令营微纪录片

 

上纽大CEL项目主管钱春豪介绍说,夏令营有两个不变的目标:一是拓展孩子的社交情感技能;二是拓展他们的视野,为将来的人生方向和职业选择做准备。

这些设定的出现,还要从三年前说起。

当时,纽约大学斯坦哈特文化、教育与人类发展学院副教授程华宇(Hua-Yu Sebastian Cherng)来到上海。在中国流动人口研究领域,他已深耕多年,了解上海流动儿童因户口问题只能回原籍地考学而面临的诸多挑战。身为纽约校园“College and Career Lab”(CCL)创立团队的核心成员,程教授萌生了一个想法:将这一聚焦移民教育和教育公平等社会话题的项目引入上海,因地制宜,开展活动。

不久,程教授找到了上纽大学术事务助理教务长、CEL办公室主任Diane Geng(耿欣悦),上纽大心理学助理教授崔丽弦,几个人一拍即合。

Diane认为,在上纽大开展CCL这类活动,既是在向上海的流动儿童提供特色教育,又是在探索大学为社区做出贡献的方式,且活动理念与上纽大“以世界为课堂,以天下为己任”的育人理念相符,还赋予上纽大学生将理论带出课堂、与基于社区的研究服务相结合的机会,这和上纽大CEL办公室的使命相称。

其后,团队耗费数月,采访了多个外来务工人员家庭,在农村与流动青少年教育方面经验丰富的老师、研究人员,以及公益组织的领导者,了解到团队可以为流动儿童在探索自身、适应新环境、人际关系和处理情绪等方面提供一些帮助,于是针对这一群体,主要回应这几方面需求的免费暑期项目——上海纽约大学“朝颜少年成长计划”诞生了。

 

行程概览

第二届上纽大“朝颜少年成长计划”行程概览

 

为什么是戏剧?为什么强调社会能力和情绪能力?

经过遴选,14名不同专业的上纽大本科生担任着本届夏令营的学生辅导员,他们分成七组,为学员提供指导与服务,每名辅导员深度支持和陪伴三个孩子

有一天的活动是这样展开的。

营员在自然导赏和参观校内体育设施里二选一。一部分营员在中央庭院的百年古树下集合,在大学生辅导员和复旦大学本草心社的带领下,观察前滩校园内外的植被覆盖种类,感受自身对新环境的适应力;另一部分营员来到体育运动和健身中心,聆听上纽大教职工在“真人图书馆”环节讲述自身经历,并在篮球场馆里与辅导员们“一决高下”。

 

体育

营员们来到上纽大篮球场馆,聆听健身与休闲体育项目专员刘立群(左图居中)等人的“真人图书馆”,并施展球技

 

连续参与两届夏令营策划的崔丽弦教授分析道,流动青少年正处于自我认同的关键时期,他们正在“寻找自己是谁,未来要做什么”。这一发展阶段,正是需要“看到社会各种现象,接触各种不同类别的人群,看到不同世界”的时候。

“在夏令营的每一天,营员和营员之间,营员和辅导员、工作人员、不同领域的从业者之间,无时无刻不在产生交流,这里就包含了很多社会能力和情绪能力。而将这两个能力放到教育戏剧当中,对小朋友而言是一种易于接受的形式,能有效地帮助他们提高这两方面的能力。”

对不同情绪的感知、识别、理解、接纳和管理,反映着孩子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而这类技能,是少年们前路能否顺遂乃至未来能否成功的关键。

戏剧能调动人的深层情绪,折射人的内心,是这次夏令营的重头戏。而上台演戏,仅“上台”二字,不要说是参营的小朋友,就连辅导员自己,都觉得很难。

从事教育戏剧多年的小花老师,是第二次带领“朝颜”夏令营的戏剧环节了。他深知,直白地表露情感、谈论情绪,尤其对于中国人而言,绝非易事。

“想想看这样的画面是不是在中国家庭里很常见?小孩子摔倒了,长辈一句‘吹一吹就不痛了’,带来了些许安慰,却也造成了认知情绪的‘反向练习’——孩子感受到了痛,耳朵里听到的‘指令’却是‘不痛’,否认感知,遑论坦白表达情绪。”

汶川大地震后,英国的戏剧老师来到成都,通过教育戏剧活动,深度支持和陪伴当地儿童至今。这十年来,小花老师从中取经,将所学回馈社会。传承了自己英国戏剧老师的工作形式,小花老师将面具带进了活动设计。营员在面具上画下自己想要展示的情绪,戴上面具在人前表演。他解释,“面具相当于一个遮挡和缓冲,让孩子在表达时只需用到身体,再通过身体去探索内心深处的声音。”

有参加的孩子觉得很好玩,“戴上面具,我自己会比较放得开。而且为了突出情绪,肢体动作会变得很夸张。”

 

戏剧

营员们戴上面具,上台为其他营员和辅导员们带来精彩表演

 

台上,三个戴着不同情绪面具的女生正互相推着一个“烫手”的杯子,都想把它交给对方,只听“哐当”一声,“水”撒了一地,三人怔住,“面色”惊慌。画面就此定格,台下掌声响起。

“这出戏是她们自导自演的,小朋友们真的很有想法!”学生辅导员张雅淇看得见这群孩子的能力,“他们有时候不去表达,可能是因为所处的环境让他们缺乏安全感。戴上面具会提升安全感,也能让他们感受到此刻大家都是一样的,得到的对待也是公平的。”

很多时候,小朋友们需要的不仅是鼓励,还有肯定——对他们勇于表达的正向反馈。

而批评与指责,有时是”忠言逆耳”,有时也会伤及心灵。“人在心情跌落谷底的时候,可能只是一句表达‘我在这里’或‘我在倾听’的话,就能把人拽出负面情绪的牢笼,远离自我否定。社交情绪能力的作用就体现在这里,一句关心的话、一个鼓励的眼神看似细微,其中的力量不容小觑。”崔教授说。

 

走出同温层的人生交叉

营期末,孩子们来到上纽大交互媒体艺术(IMA)实验室内,围着一台镭射激光切割机,见证自己在电脑上设计的面具图纸变为“现实”。交互媒体艺术学艺术助理教授Marcela Godoy和钱春豪坐在一旁,帮忙加固成型的面具。

合作面具

左:学生辅导员杨路易和唐家芃指导营员设计面具
右:营员们正在观看镭射激光切割机的工作过程

 

“老师!请问还可以打印一个皮卡丘(面具)吗?”

“我这个面具要散架了!”

“那台3D切割机上的指令都是英文的,”一个小女孩说,“我想还是要好好学习英文,这样就能看懂这些指令,以后就能自己操作了。”

面具成品

左:营员们在电脑上设计的面具图纸
右:营员们戴上各式各样的面具,合影留念

 

学生辅导员于漠睿收到了小朋友送给自己的面具。在辅导员与营员相互留言时,她听到了小朋友们的“真人图书馆”,那些在十天里未曾提及的个人故事。

“我们组有位女生分享了她返乡的经历,比如刚开始遇到了一些学业上的困扰、同学们对自己不太友好等等。”学生辅导员朱子怡说,“面对仅仅相处了十天的大家,她能把自己的故事说出来,我觉得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不同领域的嘉宾可以成为一本本‘书’,他们的故事会带给我们启发。小朋友同样可以成为‘书’,营员之间相互鼓励,为彼此带去前进的动力。

有人以程序员为理想职业,有人想考上清华大学念个理工类专业,有人希望赚大钱周游世界……此刻,他们不再是被写进新闻和文献资料里的“流动儿童”,不是难以被听见的一群孩子,他们是一个个有鲜活生命体验的独特个体。

于漠睿意识到,“如果不去真正了解,我们的思想总会被‘流动儿童’这个名词所束缚,给他们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刻板印象说明不了什么。真正与小朋友们产生连接,用心认识每一个个体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男孩上台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真人图书馆”环节让他听到了不同的人生,有的人与自己有着相似的“开局”,凭借努力绘下了美好的蓝图。他说:“那位曾在‘太阳花’(中心)学习的学长,讲了自己从中专慢慢升入大学的经历,也分享了他的大学生活,这让我对之后的人生规划有了一些想法。”

另一位学生辅导员温蕙玮也发现了,“在这个环节,我明显感受到有些小朋友是心怀目标的,他们知道自己要回到家乡高考,所以在向有着类似经历的学长学姐提问时,他们会问到很细节的教材问题。营员们对自己的未来是有所关心的。这些学长学姐的故事会让人意识到,只要你自己努力,不利的外因也无法掩盖你的光芒。

 

记笔记

营员记录心得体会

 

在研究儿童青少年发展的崔丽弦教授看来,这就是一种人生轨迹的“有意义的交叉”。

“对于上纽大学生来说,他们可能从未接触过流动儿童这个群体,这就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机会,让你走出同温层,看看另一个人群是怎么生活的。对于营员们来说,他们在上纽大遇见的人,也是他们从未接触过的,也是从自己的同温层中走出来。大家会有碰撞,这个碰撞本身就有意义。”

小花老师用“种种子”一词,形容这次夏令营对流动儿童的影响。崔教授希望大家“展开去想‘种种子’这个过程,‘种’得到底是什么?‘种’得可以是具体技能,也是让孩子看到各种可能性,还可以是让他们感受人与人之间不同的交往模式,比如非暴力沟通”。

他认为,相比上纽大学生来说,夏令营可能对这群青少年的意义更大,因为“他们的一切还在发展中,在早期有各种各样不同的人生经验,这是非常重要的。经验可以带来想法。如果我们用‘种种子’来形容,这也是种种子的一部分”。

 

夏令营存在本身就是意义

这个夏令营对上纽大本身又意味着什么?

即将前往哈佛大学攻读教育学硕士的张雅淇,是这届学生辅导员里营地经验最丰富的学生之一。她觉得,“这个活动摆在这里,就是一种意义。

“我们学校常说‘以世界为课堂’,可是如果我们连周围的社区都不关心,连我们周围住着什么样的人、他们究竟有怎样的经历,一点都不知道,这不太说得过去。先不要去说怎样理解他们,仅仅能够接触到他们,就已经有影响了。比如,十年后咱们这群辅导员里,有人或许会成为知名的儿童权益保护律师。这也是种了颗种子吧?”

张雅淇说,“这是构建上纽大身份里非常重要的一点。上纽大学生都非常努力,可是我们不仅专注自身学业发展,还要知道我们身上是有一些社会责任的。

 

掠影

夏令营活动掠影

 

在夏令营休息日里,辅导员们有过一次长达五小时的宿舍夜话,这是张雅淇最难忘的营地回忆之一,也是温蕙玮口中的“灵性时刻”。

这种“灵性时刻”很难在平时的校园生活中发生,大家谈得那么深,彼此袒露真实的内心,从学业、个人发展聊到夏令营,认真地分析如何与营员相处,如何改进环节设计。“我们对教育都比较有热情,对夏令营也非常上心,都希望通过夏令营给小朋友们带来一段美好的回忆。”温蕙玮说,“我们也知道,我们与小朋友们只是两条平行线短暂地交叉。但在这个交叉点上,大家紧密地相互依靠。”

Aevyn Lan是这届学生辅导员里唯一一名国际生。十天里,来自美国的她全程用中文跟营员交流。她觉得,对她而言,重要的是不仅要与这座城市“容易”联系的部分互动,还要与生活在这里的人建立关系,把课堂所学用到现实中,“小朋友们的情况与我不同。课堂上,我们经常从抽象的角度讨论中国的问题,我认为学习不仅包括对概念的理解,还应该有实践经验。”

上纽大CEL办公室希望把这个夏令营做成每年都办的传统项目。为了提升营员的体验,崔教授正与Diane Geng商量,是否应该针对“朝颜少年成长计划”开设专门的暑期课程,从理论层面增强上纽大学生社会服务的能力。

“在课堂学习也是融入世界的一部分,这本身就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钱春豪说,“其中包括理论学习、实践,自我反思、社会性学习等等,让融入世界的过程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上纽大CEL办公室之前就与很多公益组织和机构合作过。夏令营是一个平台,让这些合作方不仅仅成为活动组织者,也成为我们志同道合的伙伴。”

“我很佩服上纽大可以组织这样的夏令营。这中间程序有多复杂?准备工作又有哪些?有太多努力和考量是外人看不到的。”温蕙玮说,“面对这些风险和未知,我们学校还是办成了。我认为这件事本身就很了不起。”

如果一定要用什么来形容这个夏令营,温蕙玮认为是“夏天的风”。

“这阵风很快,很轻盈,吹过一群少年的脸颊。你看不到风吹过的痕迹,但它确确实实地吹过了。”

------

Group photo

左:上纽大学生辅导员在培训期间前往新市民生活馆(浦东新区三林镇),与负责人衣丽英(前排右五)、崔丽弦教授(前排右四)和Diane Geng(后排左一)合影留念
右:上纽大学生辅导员与Diane Geng(后排左一)、戏剧老师小花(后排左二)和钱春豪(后排右一)合影留念

 

参与本届夏令营的大学生辅导员有:

*括号内为他们在营期间的昵称

 

2023届校友 张雅淇(凯莉)

2024届学生 包誉程(包包)、Aevyn Lan(小兰)、孙若铭(糯米)

2025届学生 季晋禹(橙汁)、曲原霆(袋鼠)、屈子然(安妮)、唐家芃(霸王龙)、温蕙玮(温温)、许子涵(哈哈)、于漠睿(玉米)、张宇萱(多多)、朱子怡(朱朱)

2026届学生杨路易(小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