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在上海纽约大学的学习生活很快就要告一段落了,2017届的Cato van Schaik与中国文化的缘分,却不会因此中断。这位来自荷兰的毕业生,打算继续用一年的时间,学习连中国同学都觉得有难度的古汉语。
“我希望探索自己未知的领域。在中国待了四年,我不想在还没精通中文之前就离开,”van Schaik说。现在,她被台大的为时一年的语言项目录取,毕业后将前往台北。此前,她还在广西桂林参加了浸入式语言学习项目。
van Schaik对中文的热爱,源于过去四年来对中国与日俱增的兴趣。她希望成为研究中国思想史的历史学家,而精通中文是必不可少的素质与技能。学习语言也能让她深入了解中国的政治文化与哲学。
“为了攻读中国历史的研究生学位,理解和寻找相关研究资源,读懂古汉语是必须的,”van Schaik说,“无论攻读研究生,还是从事其他领域的研究,这一经历都相当有用。精通中文,可以让我成为西方与中国的沟通桥梁。”
这位历史专业的学生,正在着手完成关于中国古代制图发展的毕业项目,研究公元前200年的汉代早期地图。van Schaik说,中国的制图技术早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了,但又在一段时间里消失了。
“我希望能了解它为什么会消失,又为什么出现,如果通过中国的叙事与发展框架,来解释这些考古学物件,”van Schaik说,“地图是对空间的概念化, 将自己的置身之地与世界对照起来,这样的联系与想象,给了我很多启发”。
除了毕业项目,van Schaik还在衞周安教授的指导下进行独立研究。正是在衞周安教授的课上,她对研究中国历史产生了浓厚兴趣。
对一名普通的荷兰高中毕业生来说,飞往地处中国的一所全新大学攻读本科学位,可以说是不同寻常的,而这对van Schaik来说,并不稀奇。来上海之前,她曾在非洲南部国家斯威士兰,读了两年高中。
van Schaik生长在阿姆斯特丹。在她看来,当时来上海纽约大学读书的不确定性,其实是一种值得的冒险。
“学校不大,但这让你有机会实现自己的各种想法。你可以参与、见证学校的发展壮大,这让你有一种使命感。如果你度过了适应期,就会获得对中国的细致观察与一手经验,这是别人所没有的。这就是勇者的回报。”
怀着这样的精神,“带上行李箱和对未来的不确定之情”,van Schaik登上了飞往中国的班机。如今,她是一名骄傲的文化探索者,她曾在安徽体验农家生活,食过鳖,饮过白酒。
“在上海生活是一种很好的体验,这里非常现代、先进。不过在农村,你可以看到中国的另一个侧面,学习当地习俗,这些习俗在大城市已经看不到了。”
van Schaik热心于促进平等与服务社区的志愿活动。大一时她参与发起的“为爱联盟周”,现已发展成为上海纽约大学的年度活动。van Schaik是2016-2017上纽大Student Government秘书长。在课堂之外的出色工作,让她两度获得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纽约大学校长服务奖”。
大三在柏林和华盛顿进行海外学期期间,也让van Schaik有了更多的探索机会,她对政治与国际关系产生了浓厚兴趣。
“不管是读研还是工作,我都希望延续自己与中国的联系,学习中文对我来说,尤其重要,”van Schaik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