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上海纽约大学约70位师生聚集一堂,就跨文化语境下“冒犯性着装”等问题展开讨论。现场交锋激烈,讨论“升级”为辩论,话题从着装延伸到如何界定“文化挪用”和“政治正确”的边界。此次活动由“思辨探究委员会”发起,意在引导学生将审辨思维应用于现实情境。
历史助理教授Heather Lee主持了讨论会。开场,她先抛出两个问题:衣服只是用来穿的吗?如何定义“文化上的冒犯”?很快,讨论拓展到更宽阔的文化外延,包括滥用西藏风情元素开餐厅;以及因为名字背后的文化背景,在申请海外优秀大学时遇挫等。
Anjuli Pandavar教授、Brandon Conlon教授、Clay Shirky教授和Lena Scheen教授参与了激辩。他们就“文化挪用”的冲击提出各自不同的看法,倾听学生的回应,回答了诸多提问。
Scheen教授谈起荷兰人过圣诞节时,装扮成“黑彼得”的传统。她说,越来越多的荷兰人意识到把脸涂黑与当时盛行的黑奴交易有关,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强化了对黑人的负面刻板印象。
就如何看待负面影响,Shirky教授持不同观点。“不能简单地将文化挪用认定为识别负面影响的指征。试图定义、干预文化挪用,可能会曲解、触发其他一些问题。”
“我们应该更加关注个人感受,因为无论何种身份,每个人的感受和反应都是不同的。不能只关注文化挪用可能会造成的伤害,”Pandavar说。
Conlon教授鼓励同学们在课堂内外积极探索、重新定义政治正确,在了解文化挪用的同时,增强跨文化理解。
Heather Lee教授说,“思辨探究委员会”本学期还将推出另外两场公开辩论会,就多项社会争议进行对话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