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里的艺术实践:上纽社区参与式学习北京之旅

artistic banner

一把钳子,一只毛笔

日常工具成为艺术的主角

工人们和学生们在流水线旁埋头创作

独一无二的体验就此开启

 

三月初,上海纽约大学的九名同学前往伯纳德控制设备(北京)有限公司,在工厂车间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版画创作活动。一整天的时间里,学生们与工厂员工合作,在非同寻常的艺术创作场所,探索日常物件承载的记忆、身份与情感。

本次活动以“社区叙事”为主题,在上纽大视觉艺术学艺术副教授Monika Lin与学术事务部社区参与式学习协调员戴葱葱的带领下,学生们和工厂员工携手创作个性化版画作品,并在互动交流中碰撞艺术灵感。

Bonnie Chang and Guo Longfei collaborated together
2028届学生Bonnie Chang和工厂员工郭龙飞

 

此行的同学们来自中国、美国、危地马拉等地,大家文化背景各异,中文水平不一。他们看着工厂员工带来的小物件,聆听背后的故事,并带领他们全程体验了版画制作——从绘图制版到上墨印刷,在与工厂员工共同创作的过程里,实现跨文化交流。

这段艺术创作的实践之旅,也是学习中文的沉浸式课堂。“说实话,在中国这段时间,我已经习惯了身处中文环境但什么都听不懂。”上纽大2028届学生Amelie Woc说,“来到这里,我渴望融入对话、理解他人,而不是当个旁观者。参与这项活动,激励我去学习更多中文和中国文化。”

本次活动由Lin教授与“社会敏感性”艺术项目协作开展。该项目由意大利艺术家Alessandro Rolandi(李山)发起、中国艺术家赵天汲联合推动,旨在组织艺术家走进工厂,与工人共同展开创作。过去15年间,已有40多位艺术家参与其中,部分工人的作品曾在北京乃至海外展出。

students working with factory workers on prints
上纽大学生和工厂员工一起制作版画

 

活动现场,两位艺术家向同学们介绍了项目的理念和艺术共创的意义。在Rolandi眼中,同学们来到这里,是为了“开启一场真诚的相遇”。

赵天汲也认为,这一日活动的价值不在于最终作品,而在于创作中的互动交流。“与最终的创作成果相比,相处的时光更为宝贵。”

此次艺术实践活动在工人日常休息的区域展开,与工作场所仅几步之遥。放眼望去,工厂墙上悬挂的摄影和绘画作品,处处彰显着在这片空间里创作的印记。

在伯纳德公司负责装配和新员工培训的武淑清,在机器轰鸣的车间,拿出日常工作使用的钳子,和上纽大2028届学生Deven Mangar共同完成了创作。二人一起构思绘图、转印图案,再分层上色,最终呈现的作品色彩丰富、图案精美。

负责接线与组装工作的郭龙飞,在上纽大2028届学生Bonnie Chang的协助下,以自己手掌为原型创作了一幅版画。在Lin教授指导下,他尝试叠加多层细节,以此将掌纹肌理融入作品。“原以为只会印个单色,没想到几个颜色搭配出来,成品还挺立体,颜色也很丰富,蛮好看的。”

Morph Sangolqui Bolanos '27 and Mabel Wang working on a print
上纽大2027届学生Morph Sangolqui Bolanos和Mabel Wang制作版画《Mabel的花》

 

从事机械装配的柏继红十分享受创作的过程。“我喜欢最后红色慢慢透出来的效果。”他将自己的毛笔印成了一幅三色版画——这支伴随他二十余载的毛笔,不仅是书写工具,更是情感的载体:在异乡工作的岁月里,他用它练习书法、记录甘肃老家的回忆。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艺术如何帮助人与人之间建立联结有了更深的理解。2027届学生Maile Lynn认为,“艺术共创是开启对话的绝佳方式,活动提供了机会,让我和平常不太会有交集的人可以对话。”

2028届学生林润杰起初对于这样的“跨界合作”心里没底,没想到最后的收获远超预期。“大家来自不同领域,但在那一刻,我们都是创作者,在艺术上互相成就。”他特别提到与工人高东梅的合作,“她使用色彩的方式很特别,让我之后也尝试了用叠加的方式上色。”

scenes from Beijing countryside artist studio
学生们参观艺术家黄道明在北京郊区的艺术工作室;下右:艺术家黄道明(戴黑色礼帽者)和学生们介绍他的合作创意项目“黄道明茶店”

 

亲身体验了艺术共创后,同学们开启了北京当代艺术探索之旅。Lin教授带大家走访了798艺术区,还安排大家到艺术家黄道明在北京郊区的工作室参观。同学们还体验了其合作艺术实践项目“黄道明茶店”。在行程最后一站,他们来到中国美术馆。

visiting the National Art Museum
左:Lin教授带领学生参观中国美术馆;右:参与活动的师生合影留念

 

这次活动不止关乎艺术,更是学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契机。大家共享蒙古火锅、北京烤鸭,在突降大雪中合影,还在清晨登高远眺紫禁城。这段经历,让彼此间的友谊愈发深厚。

分别之际,Woc感慨道,“我们的旅程不是简简单单的走马观花,正因此才更显珍贵,这是一段无法复制的专属记忆。”

students posing at Jingshan Park with Forbidden City in background
学生们在景山公园遥望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