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见的城市”:上纽大交互媒体艺术学生作品亮相浦西

ima
2021年12月 30日

VR电竞沉浸式旗舰娱乐中心“Planet One易星球”坐落于上海浦西北外滩白玉兰广场。12月,正值秋季学期期末周,为期一天的展览“看不见的城市”亮相娱乐中心的巨幅三面环绕式LED屏,展出上海纽约大学数字媒体技术(交互媒体艺术)专业学生的期末作品。

 

这些多媒体及VR作品均出自“媒体建筑”(Media Architecture)和“你好,元宇宙!”(Hello Metaverse!)这两门交互媒体艺术课程的学生之手。前者的授课老师是交互媒体艺术学艺术副教授Stavros Didakis,后者则由创造力与创新项目(PCI)副主任Christian Grewell、交互媒体艺术教学指导教师张星晨、交互媒体艺术学艺术助理教授Jung Hyun Moon以及当代全球媒体助理教授Anna Greenspan共同执教。

展览名“看不见的城市”来源于学生们的课程阅读材料、意大利作家伊塔罗·卡尔维诺的同名代表作。该书讲述了探险家马可·波罗在游历多城之后,向元世祖忽必烈描绘脑海中完美城市的故事。展览由跨平台游戏引擎Unity China联合赞助,以简短的颁奖仪式鼓励学生继续充分利用Unity平台。

“这两门课程用不同的方法探索沉浸式环境在艺术、设计、技术和教育领域的应用,”Didakis教授说道,“这些结构是虚拟的、无形的,却又让人觉得它们真实存在于生活之中,这就是我们眼中‘看不见的城市’。”

点击此处观看视频。

 

ima

 

他还表示:“在‘媒体建筑’课上,学生们运用Unity高清渲染管线(HDRP)开发、创作,在3D虚拟世界里创造出逼真的图像。我们重点学习使用编程算法创建程序化模型,并设计出特定的着色器、粒子和流体仿真系统。”

 

学生们本学期的多半时光都在交互媒体艺术工作室中度过。在这里,他们学习各项技术与技能,期望能更为专业化地展示期末作品,如制定适合LED屏展示的作品规格,借音乐音效准确传达作品情感,等等。“每件作品都巧妙地将艺术与科技相融合,学生们以高超的技术水准和专业精神实现了二者之间的平衡。”Didakis教授如是说道。

 

 

 

ima作品《天行有常》的创作者是2022届学生Kyle Brueggemann(左)和2023届学生孙凯瑞(右)。二人受到中国哲学典籍《易经》的启发,设计了一组相互关联的运行轨道,体现 “自我和宇宙之间的相互作用与深远影响”

 

IMA杨迟上和林晓乐受先秦古籍《山海经》的启发,共同创作出“City of Ink”(水墨之城),讲述了一位文人的墨迹在某天苏醒,脱离纸张,幻化成丝丝蚕线,勾勒出居民穿梭古今的种种景象

 

 

 

IMAElena Dagan(左)和Jennifer Cheung(张沛婷)(右)合作设计出一座名为“Perpetua”的垂直城市。这座城市处于不断分裂的动荡之中。底层阶级居住的漂浮舱难逃蒸发消亡的命运,他们颠沛流离、居无定所,却在漂泊之中不断产生能量,反过来供养着上层剥削者

 

 

 

ima2022届ИѦλЯ(袁卓辰)和王胤淇创作了“Κρόνος”,这是“由K2-72e行星上的科学家们发明的预言系统,用于提取和分析遥远文明的相关信息。系统内部有数百万个相互联结的感知粒子,解析从系外行星上收集的文化艺术品碎片,提取先进的智慧加以借鉴,从而保护K2-72e行星上的文明免于消亡”

 

 

 

ima

 

“你好,元宇宙!”课程的学生们为本次展览创建了一条VR体验通道,玩家戴上VR头盔便可进入“黑日”(Black Sun)——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创建的虚拟世界,用手势导航,通过交换虚拟物品与其他玩家互动,还可建立自己的虚拟房间。

 

ima

 

交互媒体艺术教学指导教师张星晨表示:“黑日项目旨在思考如何在虚拟世界里实现日常交流互动,让用户体验平行时空。”

 

“你好,元宇宙!”课程向交互媒体艺术专业的大三、大四学生开放,并为所有修读者配备专业软件和Oculus Quest 2 VR头盔。学生们将在修读期间利用这些工具,开发自己的沉浸式体验,深化对于元宇宙众多可能性的理解。

 

此次展览是这两门课程的首次合作,也是良好的开端。Didakis教授表示:“此类合作是我们未来教学规划的重点之一。有时候,不同课程之间的良性合作可能带来颇具原创性和启发性的喜人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