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纽约大学成功举办2025计算社会科学暑期学校

image of SICSS

6月24日至30日,来自全球26所高校的32位青年学者、博士后研究员及研究生齐聚上海纽约大学,参加2025年计算社会科学暑期学校上海分会场(SICSS-Shanghai,以下简称SICSS) 。本次项目由上海纽约大学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CASER)主办,参与学员背景横跨社会学、政治学、传播学、数据科学与经济学多个学科。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他们深入参与了多场由领域内知名学者带来的专题讲座、实操教学和互动工作坊。

“上纽大应用社会经济研究中心旨在通过严谨的定量分析方法,以跨学科、国际化的视角来研究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议题,”上纽大社会学助理教授缪佳表示,“SICSS为来自不同背景的青年学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和交流的平台,大家汇聚于此,共同探索如何运用计算工具更深入地理解复杂社会现象。这是一个充满活力、互相协作的地方,能在此为全球学术社群贡献力量,我们感到很荣幸。”

Left: Professor Jia Miao welcoming participants and introducing CASER. Right: Professor Zixi Chen presenting the summer school schedule
左:缪佳教授向参会学者致欢迎辞并介绍CASER中心;右:上纽大计算社会科学实践助理教授陈梓曦介绍暑期学校日程安排

 

SICSS联合创始人,杜克大学社会学、计算机科学、政治学与公共政策教授Chris Bail为学员们带来以“生成式人工智能能否提升社会科学研究”为主题的开幕讲座。在接下来的一周内,多名主讲嘉宾围绕前沿主题展开分享,包括人工智能对科研创新的影响、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文本标注、低质量期刊增多现象、社会科学中的计算机科学,以及因果机器学习。

Left: Professor Yongren Shi delivering his presentation on cultural change in a digital community. Right: Group discussions
左:亚利桑那大学助理教授施永仁发表题为“数字社群中的文化变迁”的专题讲座;右:学员们进行小组讨论

 

6月30日,项目的最后一天,在CASER主办的计算社会科学创意马拉松中,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六组学员展示了筹备一周的项目成果,主题涵盖了从社会科学期刊国际研究的包容性,到社交媒体上的情感分析等多个方向。随后的海报展示环节,学员就研究设计、数据策略、分析方法等方面交流想法,并为未来潜在合作搭建平台。

The Ideathon in 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
计算社会科学创意马拉松活动现场

 

本次暑期学校不仅为学员们带来了学术前沿资讯,也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正如一位参与者所分享的那样,“这不仅是一个技能训练营,更是一个打破学科、机构、地域界限,建立深度联结的空间。”

 

SICSS项目创立于2017年,旨在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者提供计算社会科学方法培训,以促进计算社会科学学科创新、跨学科研究与伦理实践的发展。项目迄今已吸引了来自全球500余所高校、涵盖150多个学科领域的2200多名学生与学者参与。上纽大CASER于2023年首次举办该项目,本次是第二次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