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持续三个周末的上海纽约大学“校园日”活动(Candidate Weekend)圆满收官。从3月15日启动以来,学校共举办了六场活动,来自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含港澳台)的千余名考生参与其中。
上纽大通过综合评价体系录取学生,包含初审、“校园日”活动和高考成绩评定三个阶段。申请者需依次通过前两阶段的评审,方可获得录取资格,若在其中任一环节未达要求,则很遗憾无法进入后续的录取流程。
“校园日”活动是上纽大首创的针对中国学生的招生录取重要环节,旨在全面发掘每位学生的潜能与优势,重点考察学生的英语语言实用能力、领导力、团队协作能力、对多元文化环境的理解与适应等综合素质,以及和学校独特培养理念与学习环境的契合度。
今年的活动内容依然丰富,涵盖学术资源介绍、校园参观、团队活动、英文写作和模拟课堂等环节。其中,“模拟课堂”板块创新升级,首次根据学生兴趣进行个性化安排。
通过精心策划,受邀学生不仅能亲身体验上纽大的课堂氛围,还可全面了解校园设施,并由在校生带队,参与活动的同时交流日常学习、社团活动和住宿生活等信息。

上纽大校长童世骏、常务副校长雷蒙和教务长衞周安,分别为六场“校园日”活动致辞。

童世骏校长寄语学生们保持轻松心态,在活动中展现真实的自我。“能够从数千名佼佼者中脱颖而出,你们已充分展现了自己的卓越才能,以及未来在大学里发展的巨大潜力。今天,我们在这里见面,既是上海纽约大学对你们的肯定,也是你们对学校的信赖与选择。”

常务副校长雷蒙提到当代业界领袖必备的三项特质——为所在领域贡献创造力、精通包括英语在内的两门语言,以及无论在世界何方都能高效工作。他强调,上海纽约大学汇聚来自多元文化背景的优秀人才,组建了一支顶尖的师资队伍,致力于帮助学生培养这些关键能力。“这些教师不仅是各自领域的杰出代表,还擅长引导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勇于表达观点、预见行业趋势、与他人协作,并能够辩证地审视自身想法。”

衞周安教务长表示,在快速变化的时代背景下,学校始终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观塑造的有机结合,帮学生夯实适应未来的基础。“每位学生都是独特的个体。在这里,你不必刻意标新立异,也不用勉强迎合他人。我们期待看到的是:每个人都能自信地做自己,同时以开放的心态欣赏他人——于多元中共同成长,在差异中相互启迪。”

谈及此次“校园日”活动安排,本科招生办代理主任Adam Ebnit表示,“我们期待遇到知识基础扎实、具有全球视野的学生,他们对万事万物秉持开放的态度,应擅长与多元文化背景的同学合作,并能快速适应全英文教学环境。”
今年的个性化“模拟课堂”设置了世界史(全球中国学)、世界史(社会科学)、世界史(综合人文)、交互媒体艺术(IMA)、交互媒体与商学(IMB)、金融学(商学与金融)、计算机科学、数据科学、自然科学、神经科学和数学等专业方向。该环节通过案例研讨、实验操作、虚拟现实模拟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与上纽大教授们展开互动,在思维碰撞中,加深对目标专业的认知,拓展学术视野、探索未知领域。

上纽大化学实践助理教授Vivian Chiu为学生带来一堂实验课,希望让学生认识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寻求可靠答案、勇于探索未知的重要意义,理解好奇心在基础研究中的重要性。“上海纽约大学的自然科学课程为学生提供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用工具,使他们能够在广阔的研究领域持续探索,不断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和实践能力。”
来自上海的董同学对生物课印象深刻。“我很喜欢这节课,教授讲得很生动,用了很多比喻,将复杂的专业知识讲解得通俗易懂。虽然部分内容对我们来说仍有一定难度,但教授深入浅出的教学方式让每位同学都能轻松掌握知识点。”作为首次参观前滩校园的学生,她在一天的体验后感叹道:“学校不仅教学资源丰富,更难得的是始终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来自厦门的罗同学很中意前滩校园。“校园的整体设计很精巧,每一处细节都恰到好处,就连四栋楼之间的连接也做得很好,为高效率提供了便利。这里有点像迷宫,但很有趣。‘模拟课堂’中,我选的主题与金融会计和创造力AI有关,师生间的互动非常多,内容也很新颖,我觉得挺有意思的。”

根据学生初审环节及“校园日”活动表现,在对每位学生的情况进行严谨评价和讨论的基础上,上纽大本科招生委员会将于4月中旬通知学生优先录取(A. 预录取资格)、考虑录取(B. 待录取资格)和不予录取三类结果,并对前两类学生给予相应录取政策。针对中国大陆学生的最终录取结果,将于8月尘埃落定。
上纽大国际学生的招录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开展。4月26日至27日,上纽大将迎来国际学生“录取学生周”(Admitted Student Week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