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 3日 分享 Facebook Twitter Weibo 10月28日,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衛周安在南京金陵图书馆发表题为“西方人眼中的南京”的演讲,着重列举了一些知名国际人士对南京的印象,如16世纪早期大主教利玛窦和荷兰艺术家Jan Nieuwhof等。 “空气清新、温度适宜、土地肥沃......”这是利玛窦笔下的南京。在16至20世纪早期,南京被视为“中国的象征”。西方人对这里的山川地势、建筑艺术,以及作为兴旺发达的制造业和商业中心的崇高地位抱有深切的崇敬之情。 后来南京因鸦片战争而签订的《南京条约》声名远播。到19世纪中叶,因为太平天国运动再次进入国际视野。 最后,衛周安教授着重提及南京大屠杀,追溯那些为难民提供庇护的西方人------约翰·拉贝先生、魏特琳女士等的事迹。 衛周安表示,尽管西方人对南京的印象像钟摆一样摇来摆去,从早期的艳羡,到对它环境、卫生状况的厌嫌,后来强烈地希望占有它,再到对南京大屠杀的深切悲悯。“唯一不变的是从16世纪末起至今,南京始终屹立在关心它的西方人的视野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