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安:从海洋生物到医学世界

2017年3月17日

从创建舞蹈社团,到将“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引入上海纽约大学,从赴纽约参与生物医学工程项目,到前往加纳阿克拉参加交流项目学习“文化与生殖健康”,2017届的杨安在上海纽约大学的这四年,过得丰富又充实。今年毕业后,她将前往剑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这位生物学专业的大四学生,与我们分享了她立志学医的动机,以及上海纽约大学如何培养了她的领导力。

 

大二时在印尼瓦卡托比国家海洋公园做志愿者时目睹的一次事件,让原本打算在海洋生物学领域发展的杨安,转到了生物学专业(医学预科)的方向。

 

“我在海洋公园的诊所待得越久,就越崇拜那里的医生和产科大夫,”杨安回忆说,“有一天,我正在岛上工作,几个孩子叫我赶快过去帮助一个受伤者,那位男士被狮子鱼的毒刺蛰伤。当时我很焦急,然而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怎么帮他。直到找到了一名医生,才展开施救。我仍然喜欢海洋生物学,但我希望能够学医,更直接地帮助人。”

 

现在,来自美国俄勒冈周波特兰的21岁的杨安,离这个目标更近了一步——她已经获得剑桥大学转译生物医学研究的硕士项目录取通知书,这个专业结合了她的两个兴趣。

 

杨安说,海洋生物学领域在创造性上具有无限可能,需要大量的实用解决方案。大三在纽约进行海外学习时,那里的生物材料实验室让杨安不断获得启发,可以3D打印骨移植物,可以研究珊瑚羟基磷灰石植入物。“生物学一直给我们灵感,生物界不仅可以模仿人类,还能模仿自然界的各种精妙与神奇。”

 

海外学习期间,杨安还参与了一项改进术后监视过程的生物医学工程项目。“项目期间,我们有机会和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的整形外科医生一起工作。我们的目标,是确保术后的监控能更早地监测到流血并发症,降低打扰病人的频率,同时让病人更方便地呼叫外科医生。”

 

 

在实验室里,杨安耳濡目染了工程、医学和商业领域的有机结合。而这类创新实验室对她的启发,早在大一暑假就开始了。当时,人在纽约的杨安加入了一个名为“GenSpace”的社区生物实验室,该实验室为大众提供科学创新与学习的开放空间。

 

这一经历让杨安获得灵感。回到上海纽约大学,她组织同学,来了一次“趣味科学”的探索之旅——发起了上海纽约大学加入“国际遗传工程机器大赛”(iGEM)。这也是最让杨安感到骄傲的成绩之一。

 

上海纽约大学iGEM团队于2015年9月,参加了在波士顿举行的第12届iGEM大庆典(Giant Jamboree)。他们的项目将培养基上的细菌菌落加以改造,让它们产生不同的色彩与光亮,然后转化成有规律的声音,项目获得了银奖。团队还于2015年8月与其他7所大学参加了在上海科技馆举办的项目设计展示

 

目前,团队正专注于研究合成生物学,并与其他大学联系接触,设计研究项目。他们计划在暑期对这些想法进行测试。 “我们的团队能够拥有这份持之以恒的创造激情,真是了不起!”

 

杨安还参与创建舞蹈社团并担任社团主席,她坦言,刚进学校时,她不认为自己有任何领导才能。“舞蹈社团的工作让我开始相信自己具备领导力。在上海纽约大学,可以与来自全世界的同学沟通交流,你会发现,同学们创造的动力与激情非常有感染力。”

 

杨安说,作为Jonathan Kuhn教授微生物学课的唯一一位学生,能够与教授就生物科技初创公司展开讨论,在校园里和朋友们交流,这些都是毕业后她会深深怀念的。

 

“我喜欢上海纽约大学的国际化氛围,这里有着创新、开拓的精神。在这里,你所有的梦想与渴望,都取决于你积极主动的努力和付出。”杨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