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这句医疗行业的名言,时常被上海纽约大学创校生桑榕想起。如今就职于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她,希望在医疗健康领域踏实地走下去。
桑榕的硕士阶段在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度过,专业是教育科技与媒体。毕业后,她加入哥大牙医学院的研究团队,负责设计开发基于网络应用的数字医疗产品,帮助纽约州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和智力障碍人士维护口腔健康。
此番发展方向看似与本科专业相去甚远。彼时,她在上海纽约大学主修金融学(商学与金融),辅修交互媒体艺术。
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职业道路,实则环环相扣。
学以致用,学以解惑
2012年,《大江晚报》上刊登的《招生简章》,是桑榕与上纽的初遇。任教于传统高校的父母,力挺她的决定。面对这所崭新的大学,一家人决定当回“吃螃蟹的人”。
一学期后的“寒假学期”项目(January Term),让桑榕从理论到实践,体验了一回隐形眼镜行业的“商海浮沉”,和小组成员共同探索满足消费者需求、解决现实商业问题的创新方案。
将知识技能转化为实际应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桑榕选择金融学的初心。
“寒假学期”项目中,桑榕(右一)和教授及小组成员合影
2017年,电商行业风起云涌。桑榕毕业设计选择的形式是项目实践。
学生小组与斯沃琪(Swatch)集团旗下的浪琴品牌合作,和营销部门主管和主管助理直接对接,还在读大四的他们,有机会吸取行业人士的一手经验,在企业制定电商网站战略时,贡献来自商学生的一点智慧。
最后,同学们来到了浪琴上海总部展示成果,提案被评“仿佛出自从业四五年的人之手”。斯沃琪集团中国区总裁亲自接待了学生们。
桑榕感慨,尚未正式踏入社会的他们竟有与行业精英共事的珍贵机会。“我们见识到,业内有这么多优秀的人,他们的亲和力、沟通能力令人向往。这对当时的我而言,是一种强大的指引。”
2017年,毕业文艺汇演结束后,同学们在东方明珠前合影
得益于毕设项目,桑榕从校园过渡到职场时,少了些“水土不服”。
她先到群邑广告公司做了两年管培生,主要负责基于消费者洞察和媒体数据分析,制定媒介策略方案,并在轮岗期间和团队一起,先后服务于欧莱雅集团、京东集团和伊利集团。
下一站,桑榕到一家教育科技公司任数据产品经理,探索用户研究、媒体和教育的交叉领域。
桑榕对教育心怀热忱,本科在读时就加入了教育公益组织PEER毅恒挚友,并在大二时创建了“毅恒挚友”上纽“分友”——PEER Pal社团。
这段公益旅程里,她去过贵州丹寨支教,带县镇学生用视频记录当地的古法造纸术;前往湖南中方县和长沙县,设计项目式学习方案,帮助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也把上纽交互媒体艺术项目的技术带到县镇,让当地同学上手一试;还曾在校园培训志愿者,帮助更多同窗习得公益教育需要的能力。
贵州丹寨的学生寄给桑榕的纪念手账
种种探索和职业经验,让桑榕体会到科技对其他行业的塑造和影响,“无论是受到大数据和人工智能(AI)冲击的传统广告公司,还是教育领域,究其根本,都绕不开‘人’本身。只有更好地了解受众,才能制定出适宜的方案”。
没有什么法子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借鉴别人固然重要,桑榕也想“创造好的方法供别人借鉴”。工作三年后,她重返校园充电,寻求解决问题的创新之法。
工作无大小,细节藏真知
受疫情影响,桑榕在国内完成了哥伦比亚大学硕士项目的第一学年。因家中老人生病,她频繁去往医院陪护。
身为患者家属,桑榕心中有着自己的挣扎,也看到了医护人员的辛劳,明白“诸多原因可造成医患矛盾,而医疗资源的稀缺是其中之一”,医生分配在每位病人身上的精力往往有限。
上纽四年让她习惯将困难视为思考、解决问题的宝贵机会——整体资源有限,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多方需求?
桑榕以病人及陪护人员为主体,设计了一款个性化移动应用雏形。她以病人为中心,运用患者赋能和行为改变模型,提供知识和看护支持,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和主动参与度,缓解焦虑,目标是提升医疗质量,减轻医生负担。
硕士毕业并在哥大牙医学院的工作告一段落后,桑榕将目光投向时下热门议题: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021年,耶鲁大学医学院加入美国Pediatric Pandemic Network(编者注:儿童灾病医疗健康保护网络),与各方一道,帮助医院、医护人员、业内人士、儿童及其家庭和所在社区,解决疫情、灾难和紧急事件对儿童身心的负面影响,提高医疗系统和社会各方保障儿童健康的能力。
经教授推荐,桑榕得知该医疗网络在未来有机会覆盖全美普通家庭的儿童,且正需要一位具有实践和研究能力的成员。她申请并成功加入了耶鲁大学医学院负责的教育板块。
Pediatric Pandemic Network每年一次的线下见面交流研讨会现场
研究团队借助实施科学(Implementation Science),和各利益相关方合作,通过内容创作、课程设计、软件开发、传播研究等方式,弥补信息从被创造到被学、被用的鸿沟,提升教育的“可达性”。
目前还鲜少有人去填补这道鸿沟,即便有也是来自受稳定医疗保障的中产或精英群体。桑榕发现多数团队在设计搜索功能时,常以资源或技术为导向,而“现实生活中,与应用产品朝夕相处的主体是‘人’”。
她曾为团队设计工作坊,让教授和领导层以角色扮演“亲历”各类灾难场景,思考极端事件中不同人会有怎样的困难和需求,团队如何有效地介入并予以支持。
“时刻反思个人视角和经历的局限性,才可能对服务对象产生深层次的同理,设计出以用户为中心、能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案。”
团队通过游戏引擎Unity进行健康公平模拟(Health Equity Simulation),让用户体会弱势群体病人的诊疗全过程,评估自己在不同场景里的情绪感受和变化,提升对社会经济背景与就医体验间关系的认识。
该模拟游戏的一个目的,是希望来自不同背景的人能感受“在社会经济条件或族裔性别等方面处于弱势的人们,在面对灾病时更易受到不公平待遇”。
团队目前正在搭建资源中心平台(Resource Central),统一管理和展示不同机构、部门产出的大量资料,并提供搜索服务及AI聊天机器人,帮助各方在短时间内获得对症信息。
从上纽毕业至今,已两入职场的桑榕坦言,工作内容和设想的会有出入,但心里没有落差。
入门级的工作也能构成上层决策的基础,帮助机构和个人从微观层面了解整个行业。她认为,工作不分大小,细节藏着真知。当然,全局观也必不可少。
“知识之外和之上的许多核心能力都可迁移”。没有医疗领域的学术背景,桑榕就努力补充相关知识,并从过往体验中取经,深入了解、梳理整个医疗系统的问题,希望为解决问题找到合适的切入点。
“相较于刚毕业的自己,我更加成熟了,心态更坦然一些,对结果的预期也更切实际了。”
将“上纽气质”刻进DNA
还是“菜鸟”的桑榕一度忽视了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有点“只谋事,不虑人”,困惑陡增。
有一次参加校友会活动,她重遇了创校校长俞立中,以及商学部主任、全球杰出商学讲席教授陈宇新。
毕业前夕,上纽2017届学生重返曾位于华东师范大学的上纽校园
俞校长很理解她的感受,并分享了自己在上纽这个多元化校园里建立信任关系时的挑战与方法。这样的点拨,让桑榕受益至今。而始终为学生敞开大门,倾听学生声音的陈教授,也令她十分感激。
与两位恩师的情谊要追溯到2014年。桑榕参加了陈宇新教授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聚焦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在队内负责项目协调。
筹办峰会时,团队在邀请环境研究领域的演讲嘉宾上犯了难。
俞校长见她风风火火地跑着,得知缘由后,不仅提供建议、引荐嘉宾,还亲临现场以示支持。
2014年,桑榕(前排左二)和同学们在WWF活动现场合影留念
在上纽,有些成长是立竿见影的,比如项目过后,桑榕就开始思考“如何运用专业知识技能,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微薄力量”。
而有些则像一枚穿过岁月的子弹,飞了多年,才在你回身时正中眉心。比如,未定专业前修读的五花八门的课,“在课上学到的不同思维模式,可能在未来的某一刻才会融会贯通”。
新生必修课“全球视野下的社会”(GPS)令她记忆犹新。师生一起比较阅读中外典籍,每次被问是否同意文中观点时,刚入学的桑榕都很诧异:“白纸黑字的大家哲思,我还能发现它有不对的地方?还能反驳吗?”结果成绩不如人意。
“经典文本也是在特定环境中产出的,彼时个体视角的局限性,时代的局限性,都不可避免。谁说大师的观点就一定是对的呢?”
工作多年的桑榕愈发感受到思辨能力的重要,“我们曾在课上议古论今,这些内容都可以迁移到课外,成为我们日后思考的养料。在上纽环境中习得的思考方式,有助于我们理解不同的视角和处境,探究问题的根源,更全面地思考解法。”
在上纽求学、于阿布扎比和纽约交流学习期间,她广交良师益友。大家和而不同,互相欣赏。桑榕看到,人生的路不只有一条,要按自己的意愿走下去。
2015年秋,桑榕(右二)在阿布扎比海外交流时,和同学们合影留念
桑榕(右三)和同学们在约旦游玩
“多元性是当代生活的必备要素,”帮助他人了解彼此的不同已成为她工作的一部分,“所谓多元视角,我认为是指深层次的同理心,这也是上纽经历帮助我开始意识到的最最重要的东西。”
因此,在中国及世界医疗养老体系面临巨大压力的今天,桑榕希望和团队一起,在未来联合社会及企业的力量,探索如何提高医疗系统的服务效率和社会公平性,帮助人们健康且有尊严地生活。
在她看来,上纽的“以世界为课堂”,是值得践行终身的生活态度和方式,也是创造快乐、意义、公平等美好事物的起点之一。
桑榕现在和校友们还时常联系,偶尔为学弟学妹答疑解惑,“加入上纽,就是加入一个大家庭。因为这些人,我爱上了这所学校、这座城市。”
如果能重来,她还会选择上纽。“有时我会想,时间要是能停在校园里,永远不溜走,那真是再好不过了。但只要这些记忆一直陪着我不断成长,那生活和世界也是我更大的校园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