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毕业生|宋逸伦:奔跑在科研的快车道上

2020年5月 11日

家乡: 江苏苏州

专业: 主修物理,辅修数学

 

2020届学生宋逸伦自高中起就怀揣着科学梦,有志成为一名科学家。从家乡苏州来到上海纽约大学求学,他如鱼得水,抓住各种机会从事学术研究。四年后,他已从一名求知若渴的科研小白成长为在国际核心期刊发表两篇论文的研究员。

大一刚入学,逸伦就加入了上海纽约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纽约大学全球特聘助理教授Tim Byrnes的量子信息研究小组。他从协助管理团队的日常运营做起,例如给教授的学生支付工资、与中国的实验器材制造商沟通等。但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参与团队的学术研究,并参与写作论文《基于最小函数的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体绝热纠缠门》,该论文已发表在原子、分子和光学(AMO)物理学,量子信息和相关领域的国际顶级刊物《物理评论A》上。


Eric Song Yilun
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Jonathan Dowling教授,悉尼科技大学量子软件与信息中心(QSI)理论物理学家、澳大利亚研究理事会未来研究员(ARC Future Fellow)Peter Rohde博士于2018年1月访问上海,2020届宋逸伦同他们合影。从左到右分别为:崔超涵、Liev Birman、Ebubechukwu Ilo-Okeke、Chandrashekar Radhakrishnan、Jonathan Dowling、Tim Byrnes、宋逸伦、Panagiota Theodoni、Peter Rohde、Zixin Huang、Suman Mandal、Casey Owens、Chris Nagele

2018年,在Byrnes教授的介绍下,宋逸伦结识了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量子信息研究小组负责人、理论物理学教授Jonathan Dowling。Byrnes和Dowling教授致力于帮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量子卫星实验小组进行墨子号量子卫星实验(Micius quantum satellite)。逸伦成为上海纽约大学该项目的主要对接人员,参与探究量子导引,并在Dowling教授研究小组的研讨会上发表学术报告。

2018年暑假,宋逸伦在数学教授Charles M. Newman、物理学兼数学教授Daniel Stein的指导下参与研究无序平均场铁磁体的能量是否存在局部最小值。面对从未接触过该领域的外行,逸伦这样解释他的研究发现:“想象一群人当中,有的人彼此认识,有的人不认识。有些人喜欢披萨上的菠萝,有些人不喜欢。但每个人对菠萝的喜好都有可能改变。问题是,你能否能找到喜欢和不喜欢菠萝之人的组合,同时喜欢菠萝的人有更多喜欢菠萝的朋友,不喜欢菠萝的人有更多不喜欢菠萝的朋友。现在有一个简单的解决办法,即让所有人都拥有同样的喜好。不过那就少了许多趣味。所以我们正在寻求的组合方案是,至少有一人喜欢菠萝,一人不喜欢菠萝。我们发现这样的组合方案是存在的。”

他参与撰写的关于此研究的论文亦于2019年在另一国际顶尖期刊《统计物理学杂志》上发表。

“逸伦的优点在于他办事高效,并且积极主动地抓住任何机会,但同时态度谦逊,从不咄咄逼人。”Byrnes教授说。他提及逸伦已经参与另两家国际顶尖研究团队——Dowling教授团队和中科大团队的研究。“我们现在仍在完成另一篇论文。若这篇论文也成功发表的话,宋逸伦同学作为一名本科生就有三篇论文发表,这是相当了不起的。”Byrnes教授说道。
 

Eric Song Yilun

宋逸伦参观位于美国纽约州的IBM沃森研究中心

除了科学研究之外,在跨国科研团队工作的经历也教会逸伦很多宝贵的人生经验,譬如如何写计划书,如何与人沟通。“当时这个计划书有很多人参与,而且他们遍布全球各地,所以我必须定期写邮件与合作伙伴沟通。他们都很忙,我有不明白的地方得用邮件表达清楚,以提高对方的回复效率。”宋逸伦说道。

“我的导师们工作也很繁忙,”宋逸伦说道,“所以我必须以最简洁明了的方式呈现研究结果,这样我们就能有更多时间讨论该结果的意义以及下一步如何推进。”

在紧张的学术研究之余,宋逸伦加入了学校STEM社团,并在大二学年担任该社团社长,和Quiz Bowl Club社团一同策划组织了与STEM领域相关的知识竞赛等活动。他还成为连接学生和教职工的纽带,例如他创建了学生和文理学部理学副主任 Nicholas Geacintov 对话的平台,使校方可以听到学生们关于课程设置和教学方面问题的声音。

“宋逸伦具备优秀的职业素养和极强的组织能力,”Byrnes教授说,“虽然学业繁重,但他总是可以抽出时间参加许多活动,并同时完成其他项目或任务。”


Eric Song Yilun
在纽约参加海外学习期间,宋逸伦在总督岛留影

学习之余,宋逸伦喜欢琢磨菜谱,或听音乐会放松消遣。在纽约参加海外学习期间,他一有时间就会去林肯表演艺术中心和卡内基音乐厅听交响乐,或者去中央公园看莎士比亚音乐剧。

“纽约处处是人文艺术风景。我常去曼哈顿周边的小岛和中央公园放风,”宋逸伦说道,“科研中疲累的时候,那里是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毕业在即,宋逸伦已收获来自纽约大学、布朗大学、波士顿大学和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等四所知名学府的物理学博士项目的录取通知。最终,他决定于今年秋天前往科罗拉多大学波尔得分校深造,因为在那里,他可以师从诸多杰出的为原子、分子和光学(AMO)物理学做出巨大贡献的物理学家,包括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Carl Wieman。

回首大学四年的探索之旅,宋逸伦真心感谢母校提供的丰富多样的机会。在上纽大,他不仅可以进入实验室钻研学术,更得以更多地认识自己。“我知道,这注定是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一条带来不同经历和更多可能性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