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美国纽约
专业:世界史(社会科学)
上海纽约大学2022届学生Christina Bowllan常与远在美国纽约的家人分享中国各地的纪念品和特色小吃,让他们了解自己在这里的见闻经历——如大二时与一起学中文的同学在莫干山游玩时带回的山核桃,四川峨眉山的绿茶、云南的菌菇汤,还有学习怎么包饺子。
Christina Bowllan与家人的合影
2019年,Bowllan(前排左三)和同学们一起游访莫干山
大二时,Bowllan选修了衞周安教务长讲授的“中国历史中的食品与药品”(Food and Drugs in Chinese History)课程,自此以后,她便以食物为切入点了解中国、探究中国社会。“食物能够真正体现出一个家庭的本质和其中的决定性因素。我曾在巴基斯坦品尝当地茶饮,也曾在云南吃过菠萝饭,文化的历史就蕴藏在这些饮食当中。”
对中国饮食文化萌生的兴趣,让攻读世界史(社会科学)专业的Bowllan到宿舍附近的一家清真餐馆提供志愿服务。“想要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就要融入周边的社区生活。在餐馆工作让我有机会融入社区和中文环境。”她努力克服语言和文化障碍,接收不同口音的顾客发来的订单,与来自中国各地的同事一起工作。“在现实生活里,我尽量把中文课所学的词汇都用起来。不过交流起来还是经常一头雾水。我当时在店里负责点餐,一周能碰到好几次同学和老顾客。‘孜然牛肉面’这几个字,我一辈子都忘不了啦!”
Bowllan清楚地记得店铺打烊、晚班结束后,和同事们留下来“撸串”、吃炒饭的难忘时光。每当这时,餐馆的老板和厨师们会聊起他们在甘肃的生活,而她则与大家分享在纽约的故事。“有时候我们正吃着饭,我父母的视频电话就打过来了,他们会和同事们聊上两句,我就成了双方的翻译。这对我来说是最美好的时刻。我父母一直很感激老板一家对我的照顾。”
春节期间,餐馆歇业,餐厅老板一家还邀请Bowllan到家里吃饭,待她如家人一般。“这段经历让我知道,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搭建不会受到地域的限制,即使我们语言不同、文化背景各异,也还是可以一起聊聊生活中的收获与挑战,共享当下。”
Bowllan与餐馆老板一家合影留念
Bowllan在大一时参加了上纽大举办的“华夏杯”中文演讲比赛。她在演讲中问道:“如果每个人都能走出去,多花点时间与他人交流、互相增进了解,那我们的世界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2020年春季学期,Bowllan前往纽约大学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学习中心,参加纽约大学的“全球领导力项目”,并在学校的“华盛顿特区对话活动”(DC Dialogues)执行委员会任职。此对话活动由学生倡导,旨在引导华盛顿特区学习中心的学生一同探讨政治、文化、商业、环境、教育等领域的重要议题。
疫情爆发初期,Bowllan正在非营利教育机构“亚洲协会”实习。其间,她再次从食物角度出发,推动沟通的桥梁在不同社区之间建立。为此,她发起了一个名为“Breaking Bread”(一起用餐)的虚拟线上活动。
首先,她组织了一场类似美国美食真人秀节目“厨艺大战”(Chopped)的线上烹饪比赛。“我找到在不同大学念书的四位好友,两两一组。每个小组需在90分钟内协同作战,完成一道包含四种隐藏食材(姜黄、香菜、芝麻油、小茴香)的菜品。比赛结束时,我们所有人都会讨论为什么食物会拉近人们的距离,以及创造这道菜肴时的灵感。”
“Breaking Bread”线上烹饪比赛截图
她还邀请了奥巴马执政期间担任美国礼宾司司长的Capricia Marshall大使和史密森尼民俗节负责人Sabrina Lynn Motley参与讨论。
“Breaking Bread”活动中, Capricia Marshall 大使和Sabrina Lynn Motley进行线上对话,Bowllan担任主持
Bowllan的毕业项目课题为中国与拉美国家在众多领域的合作。毕业后,她计划前往毕业项目研究的国家之一工作进行深入研究。
毫无疑问,未来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与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食物仍将成为Bowllan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词。 “我们许多人每天都只顾着刷手机,全然忘记自己身处一个广阔的世界。我发现,无论是在餐厅当志愿者,还是在宿舍附近品尝街头小吃,亦或是在旅途中与乘客聊天,如果你不去与他人面对面交谈,你能了解的东西就非常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