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新著

  • 《中印关系研究的视野与前景》

    本书是2013年11月4日到5日,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中印关系研究的视野与前景”工作坊的成果。国内外二十余位学者与会,对中印关系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涵盖的内容跨越历史、语言、文献、图像、国际关系等多个方面,跨度也从古代到近代。

    沈丹森为该书编辑及其中一个章节的作者。

    出版时间:
    作者:
    沈丹森 孙英刚 编
    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309-12323-4/D.823
  • 印度、中国和世界:一段连接的历史

    这一开创性的研究,首次将印度-中国的交流往来,放到亚洲及世界历史的这一更广的环境下进行全面审视。此项研究重点主要包括物质交流、知识和技术传递、殖民时期的交流网络,以及印中两国关系中鲜为人知的历史等。通过这些,作者沈丹森以具有说服力的方式指出,对印度-中国两国关系脉络的分析,必须超越传统的民族国家或双边关系范畴。作者认为,想要充分理解印度和中国过去与现在的互动与关系,需综合考虑背景、人物、事件和时间框架等要素。除考量了对印中两国关系起推动作用的个人和群体,沈丹森还探索了印中在亚洲大陆范围以外的往来活动。在研究过程中,作者掌握并引用大量研究资料,这些资源来自世界各地的档案馆和图书馆,包括中国旅游收支情况到印度情报报告等,不胜枚举。通过审视两个地区之间互联互通的历史,沈丹森填补了国际环境下印中研究领域的一大空白。(注:介绍内容来自该书出版社)

    出版时间:
    作者:
    沈丹森
    出版社:
    罗曼和利特尔菲尔德出版公司
    ISBN:
    978-1538111727
  • Chroniques de la Maladie Chronique(注:慢性病记事)

    该著作以一个美国家庭十数年来的日常交流与遭遇为原型,描述了一名罹患多种慢性病女性的生活经历。书中将疾病如何侵入家庭环境,如何改变家庭成员间的抚养关系,如何以出人意料的方式对医药效用形成影响等内容娓娓道来。 Chroniques de la Maladie Chronique(慢性病记事)是一部人种学描述性著作,展现了人体在疾病影响下的缓慢变化。

    出版时间:
    作者:
    Todd Meyers
    出版社:
    法国大学出版社
    ISBN:
    978-2130789635
  • Realizing the Witch: Science, Cinema, and the Mastery of the Invisible(注:探索女巫:科学、电影与掌握无形之物)

    Benjamin Christensen的Häxan(又名《女巫:历代的巫术》,1922年)是电影史上的一部奇葩之作。影片将当代科学分析与令人震撼的暴行起源、刑讯逼供、附身和迫害等历史场景相互交织,通过电影立意与场面,引发对欧洲历史上所谓巫术以及当代女性“歇斯底里症”和精神疾病的人道主义再思考。

    在Realizing the Witch(注:探索女巫)这本著作中, Baxstrom和Meyers揭示了Häxan如何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女巫这一话题掀起一场广泛讨论。这场讨论涉及到电影与科学证据之间的关系,从历史和人类学角度的深入宗教研究,以及流行文化、艺术表现、医学和心理学理念之间的复杂关系。Häxan这部影片不局限于“纪录片”和“科幻片”的类别,而是从艺术与科学两层面娓娓道来。Baxstrom和Meyers在书中展示了Christensen在批判“女巫”的荒谬性方面所做的努力与尝试,以及在试图把握及颠覆这一“荒谬之举”同,又如何险些为其正名。Häxan是欧洲现代早期有关女巫主题的一部声名显赫、离经叛道的深刻电影作品。而Realizing the Witch这一著作不仅展现了这部影片在经典电影史上备受低估的事实,更将我们无法触及却深知其然的无形之物赫然揭露出来。

    出版时间:
    作者:
    Richard Baxstrom、Todd Meyers
    出版社:
    福特汉姆大学出版社
    ISBN:
    978-0823268252
  • 北京的六分仪:中国历史中的世界潮流

    西方传统观念认为中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孤立闭塞的状态,这一观点实际上忽略了中国多元而充满活力的历史。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纽约大学历史系Julius Silver讲席教授Joanna Waley-Cohen在本书中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认为中国从丝绸之路开通至今,一直和其他亚洲国家及西方国家保持着紧密的交流和联系。Waley-Cohen教授提到,在欧洲殖民者到达东亚之前,中国已经与很多国家和地区进行过商业、知识、宗教和文化上的交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在那之后,天主教传教士认为中国抵制外来宗教是傲慢自满的表现,中国拒绝西方“自由贸易”也使许多西方人将中国视为保守之国。Waley-Cohen教授认为,回顾历史,中国在贸易、宗教、思想和技术各方面都与世界其他地方进行过长期互动交流,只不过遵照的是我们自己的“规则”。书中,Waley-Cohen教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作为国际化大国,积极与其他文化和社会交往的形象。

    (内容来源于出版社)

    出版时间:
    作者:
    The Sextants of Beijing: Global Currents in Chinese History
    出版社:
    W. W. Norton & Company; 1st edition (March 1, 1999)
    ISBN:
    0393046931
  • The Culture of War in China: Empire and the Military Under the Qing Dynasty

    清朝政府的重点真的是有关民事而非军事?在这本具开创性意义的著作中,衞周安推翻了先前的认知,认为战争是十七、十八世纪的主题与核心。她认为,民用与军事是相辅相成的力量,皇帝通过广泛的文化活动强调军事扩张,并将军事上的成功与重武的价值观结合在一起,融入文化生活主流。衞周安的著作是令人瞩目的修正主义历史,为中国的民族主义和现代军事化国家的根源,带来了新的观察。

    出版时间:
    作者:
    Waley-Cohen, Joanna
    出版社:
    I.B. Tauris
    Call Number:
    DS754.15 .W34 2006
  • What is Life?: How Chemistry Becomes Biology

    七十年前,奥地利物理學者埃尔温·薛定谔提出一个深刻的问题:“生命是什么?它又是如何从非生命系统中出现的?”问题一提出,便一直困扰着生物学家和物理科学家。
    生命体非常复杂,具有例如自我维护、有目的的行为等独特属性,这些在惰性物质中无法见到。那么,化学是如何引出生物学的?是什么让第一个复制的分子走上这一发展路径?“系统化学”这一新兴领域的发展,正试图解锁这些问题。 Addy Pross在著作中表示,复制分子运动所产生的不同稳定性,可能会让化学系统变得更复杂,并具有生命性质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他证明了达尔文进化是化学概念的更深层次、清晰定义的的生物学表达:从复制分子到复杂的生命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由一个基本物理原理控制。于是,生物学和物理科学之间的鸿沟变得越来越小。

    出版时间:
    作者:
    Pross, Addy
    出版社:
    牛津大学出版社
    Call Number:
    QH331 .P96 2012
    ISBN:
    9780199641017
  • 《认知盈余:互联时代普通人如何改变世界》(中文版名称)

    在其畅销书“Here Comes Everybody”中,互联网专家Clay Shirky为读者提供了数字时代所亟需的入门书。《认知盈余》一书的出炉,揭示了新的数字技术如何释放出一大批创意生产,从而改变这个世界。人们拥抱新媒体,这让他们以低廉成本获得最大效果。他们可以融合使用拓展思维的互联网参考工具,如维基百科,或是像Ushahidi.com这一实时更新汇报肯尼亚暴力事件,可以救人一命的网站。《认知盈余》探讨了当人们团结一致利用自己的智力、精力和时间来造福人类时,可能实现的美丽图景。

    出版时间:
    作者:
    Clay Shirky
    出版社:
    企鹅出版社
    Call Number:
    HM851 .S5464 2010
    ISBN:
    9781594202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