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主任陈兼:以“一手材料”为据建构观点,从批判性思维出发把握历史机遇

chen jian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于2017年成立,由上海纽约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强强联手组建而成,中心以国际冷战史、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中美关系史、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等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关注中国和平崛起的国际战略框架与国际秩序变革的发展变化,揭示中国改革开放的深远意义,并为大国崛起的理论探讨提供宝贵的历史经验和原创性的前沿成果。

值上纽大十周年校庆之际,“对话主任”采访系列走近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主任、著名国际关系学家、历史学家,上海纽约大学暨美国纽约大学全球体系杰出历史学讲座教授陈兼,听他讲述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至今的发展概况、优势特色及其为推动上纽大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人才培养所提供的积极助力。

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的两位主任是怎样分工的?中心汇聚了哪些知名学者?

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由国际冷战史、中苏关系史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兼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沈志华和我牵头发起成立。作为联合主任,我们两人各展所长,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沈志华在国内学术界有着很高的声望,在国际上也有相当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作为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的全球研究员(Global Fellow),和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牛津大学、伦敦经济学院等世界一流学府都有着长期的合作,与国际学术界的联系和互动非常紧密。我们虽然各有侧重,但目标一致,即致力于把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建成一个聚集海内外国际关系史研究的强大阵容、与国内外最具影响力的研究机构建立深入合作关系的学术研究型智库。

 

pipi

2022年11月8日,沈志华(右)做客上纽大,为师生带来题为“冷战如何形成?从美苏经济脱钩谈起”的讲座。陈兼(左)现场翻译并讲评

目前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的核心成员包括擅长近现代中国史、中国与西方比较史和帝制晚期中国文化史的上海纽约大学教务长衛周安(Joanna Waley-Cohen)、主修中国思想史和文化历史的上纽大全球中国学助理教授赵璐、曾在美国国务院、杜克大学、盖茨基金会及兰德智库担任研究员的上纽大政治学实践助理教授雷爱华(Ivan Rasmussen)、华东师范大学周边关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姚昱等,访问学者中不乏复旦大学哲学系教授、上海纽约大学兼职哲学教授白彤东等知名学者。在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搭建的平台上,老中青跨国学者汇聚一堂,来自跨学科专家的多种观点碰撞,促使历史研究向纵深拓展。

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主要开展哪些类型的研究和学术活动?有何优势和特色?

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主导的计划与项目涵盖领域十分广泛,国际冷战史、20世纪国际关系史、中美关系史、中国改革开放史、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等都是我们主要的研究对象。此外,我们还举办精彩纷呈的活动,包括定期组织专题学术会议、嘉宾演讲、历史和政治学界同仁研究讲论,以及与全球范围内研究历史、国际关系和政治学、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等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进行交流。

上海纽约大学是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也是中美双方在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过程中的产物。面对全球科技竞争格局和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以上纽大为依托,将“研究、学术合作和促进教学”定为三大核心使命。三者联系紧密,相互促进。

我们将充分发挥自身在一手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和研究上的优势和特长,在推动高水平交流对话、合作对接的过程中,促成各种调研、沟通、及相关领域学术论著的出版和流通。目前我们以“大转型”的宏观历史视角剖析中国百年来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由“革命模式”向“改革模式”的转变历程,从“温故知新”的视角展开一项具有开创性意义的历史课题。

请介绍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成立至今举办活动的情况,其中有哪些具有社会影响力的大型活动?

目前,每学年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都会举办十余场在校园内外都颇具影响力的讲座、圆桌论坛或研讨会。我们策划活动时,基本上与时俱进地围绕国内外各界所关心关注的热点话题来展开。比如说,2017年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成立之际,恰逢中印边境战争55周年,我们就举办了两场探讨中印关系的演变,以及中印边界冲突冲突的缘起与解决方案的活动。

 

pipi

2017年10月,华东师范大学-上海纽约大学“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正式启动之际,与上纽大全球亚洲中心合作,邀请多位历史学家,就1962年中印边界战争展开圆桌讨论

 

2019年随着中美贸易战的逐渐升温,我们又开展了一系列圆桌会议,邀请到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前任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王缉思和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耶鲁大学历史及国际事务讲席教授文安立(Odd Arne Westad)、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陆伯彬(Robert Ross)等国际著名学者展开深入对话,经过多轮讨论,大家一致同意“中美经贸无法‘脱钩’,结束摩擦才是正道”的基本观点。

去年,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中美两国正式成为二战战时盟国80周年之际,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八十年后再回顾:二战时期中美之间的同盟关系”的论坛。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章百家、牛津大学现代中国历史与政治教授拉纳·米特(Rana Mitter)、耶鲁大学教授文安立教授、上海美国商会前会长、美国驻上海前总领事季瑞达(Kenneth Jarrett)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牛军等享誉全球的专家学者同堂论道,从历史视角出发,就二战奠定的国际关系准则、拓展中美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

最后大家一致认为,二战时期的中美结盟表明,中美两国和则两利、分则两伤是不争的事实。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不断增进两国、尤其是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避免并化解各种误解、误读和误判。这场活动吸引了近200名线上参与者,是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自成立以来办过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影响力最为广泛的活动之一。

展望未来十年,集学术与教学于一体的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将为上纽大学子提供怎样的助力?

无论是会同全球历史·经济·文化联合研究中心同仁们进行学术研究,还是在给上纽大的本科生上课的时候,我都坚持强调两点:一手材料和批判性思维。我们希望以“一手材料”底蕴建构观点,从批判性思维出发来厘清并把握历史机遇。

一手材料之于历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史料是形成问题、提炼观点、提出解释的基本素材,只有学会运用史料,去伪存真,才能掌握探究历史的方法。我非常鼓励同学们在做研究之前透彻、详尽地找齐材料,“上穷碧落下黄泉”。举例来说,我在撰写《周恩来和他的时代》(Zhou Enlai: The Man and His Times)的过程中,不断从各种原始著作、信函、档案材料、口述历史、回忆录等一手材料中挖掘并发现新的史料、并提出相应的观点,它们为我塑造一个更加立体、丰富和真实可感的周恩来作为二十世纪历史巨人的形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其次是鼓励同学们的批判性思维。我常对他们说:“你可以挑战我的学术观点,但你一定要尊重我发掘使用的一手材料。”大家在阅读时遇见的观点和解释未必是最正确的,但要想提出异议,一定要经过深入的思考,找到站得住脚的证据和材料。对于同样的历史事件,不同的人往往会采用不一样的表述和解释,同学们要做的就是在挖掘史料的过程中学会独立思考,形成具有原创性、独特性和经得起考验的看法。在提升认识层次和学术境界的同时,获得理性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感性探索社会、世界和人生的思想方法和观念。